河东区水暖设备研究所
供应平菇反季节栽培降温设备(图)
一、栽培季节的安排。
平菇菌丝在5-35℃气温条件下均能生长,以23-27℃最为适宜。原基发生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为6-22℃,以15-18℃为最适宜。有些优良品种,在3-35℃都能正常出菇。各地可因地制宜,选择合适温度类型的菌株进行反季节栽培。
1.夏季栽培可安排在3月中、下旬制作栽培种,5月下旬至6月中旬采菇期。
2.降温设备:目前,利用“多功能水温空气调节器”在夏季进行降温生产,在7~8月的菌种发菌过程中,可使培养温度降至20~25℃。
二、栽培场地选择。
可利用室内菇房、室外林间空地或与大田作物套种,也可搭荫棚生产,但要用“多功能水温空气调节器”降温。
三、栽培原料及其配制
栽培材料选用稻草、麦草、玉米芯、棉子壳,要求新鲜无腐烂,切忌添加麦麸、豆饼之类含氮量高的原料,以免引起培养料酸化而滋生杂菌,也不要添加糖类物质。稻秆、麦草必须先用5%石灰水浸泡24小时软化纤维,用清水冲洗,滤去多余水分后上床栽培。棉子壳须加1%多菌灵,以抑制杂菌感染。熟料栽培,则将草铡成7-10厘米长,泡透,装袋,常压灭菌10-12小时。冬季栽培,可按春、秋两季栽培方法进行。
四、栽培管理
1.夏季栽培可用高温型菌种(如杂8号、杂17号)其最适温度为8-28℃。夏栽平菇除选好优质菌种外,还需加大接种量。常规接种量为10%,夏季可增至15%,特别是料面要尽量多放菌种,使菌丝能尽快生长占领料面,减少杂菌侵染。
2.严格消毒灭菌夏季栽培室及栽培床架要用石灰水清理干净,床架宽90厘米,长自定,培养料厚15-20厘米,播种后覆盖薄膜,门窗安装纱网,以防害虫侵入。室外场地泼洒石灰水杀灭杂菌、害虫。要及时配料接种,操作中防止杂菌污染。
3.发菌期管理此期管理的技术要点是控制好温度。接种7天后,菌丝可布满料面,此时可每2天揭膜通风1次,每次30分钟,以利降温并促进菌丝向深层生长。20天后,菌丝即可发满整个培养床,此时要加大通风、降温、增湿。再经4-5天培养,即可出现原基。
4.出菇期管理当原基出现后,应加强水分管理,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%-95%(喷水降温增湿不要将水直接喷到菇蕾上),还要适当加大通风量。当小菇长成时,可直接喷雾水,并控制好温度,最好不超过30℃,平菇的菇体生长速度相当快,从原基到成熟只需3天。
冬栽平菇选用优质低温型菌种,以长柄侧耳新侬1号为好。冬栽平菇管理要简单得多,在大棚内,发菌40-45天即可进行出菇管理。此时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%左右,以满足子实体生长的需要。
五、采收
当平菇子实体转入成熟中期,菌盖充分展开即可采收。采完一潮菇,清理料面,停水3-5天,再喷1次重水催蕾出菇,可收4-5潮菇。
夏季食用菌的反季节生产在我国基本是一个空白,现在基本是有市无货,而大棚水温空气调节其可充分高效地利用地温资源,实现低电耗、大功率制冷,很好满足食用菌反季栽培的温度要求,因此推广和应用大棚水温空气调节器,可摧生食用菌反季节栽培这一新的种植行业,为农民增收开拓了一种新的渠道。在沂南进行的大棚香菇反季节栽培生产,每平方米净效益达70元,其经济效益是常规栽培的数倍。
发布日期: | 2007年06月01日 |
---|---|
有效期: | 2010年02月02日 |